房市買氣低迷,高雄預售屋買氣也冷颼颼。根據最新實登顯示,今年1~5月高雄預售市場揭露件數再創新低,5月出現今年新低量,全市預售案場破百案,件數僅229戶,平均日售7戶,跌破在地人眼鏡。買氣前3名分別為三民、楠梓、前鎮,均價都站上4字頭。
根據最新實價資料顯示,2025年1~5月高雄預售屋揭露件數大幅下滑,僅1676件,全高雄市破百案場,平均每天總揭露件數僅11件,較2024年1~5月達7616筆,換算每天揭露51件,大幅劇減3倍。其中,高雄5月揭露件數再創今年新低,僅227筆,換算下來,每天預售揭露件數才7戶,不少案場銷售掛零。
而交易量前五名區域,分別是三民、楠梓、前鎮、橋頭、鼓山,多位於北高雄,高雄市代銷公會理事長謝哲耀分析,自從去年央行接連祭出調控措施後,即便是無立即貸款需求的預售市場,買方也開始觀望,擔心自備款成數不足,比起去年上半年,房市景氣堪稱急速落地。
月份 | 揭露筆數(件) | 均價 (萬/坪) |
---|---|---|
1月 | 445 | 41.71 |
2月 | 333 | 39.35 |
3月 | 417 | 41.28 |
4月 | 252 | 39.01 |
5月 | 229 | 41.28 |
▲高雄各區1~5月實登預售揭露筆數、成交均價。資料來源:內政部實價登錄。(ETtoday製表)
尤其是南高特別有感,有代銷透露,若不是指標案,現在1周可能來不到10組客戶,對待售期拉長,一線普遍都有延長戰線的心理準備,也期待能有下一個台積電議題,帶動房市話題性。
謝哲耀表示,現階段房市明顯「量縮價穩」,各區域房價維持在相對高檔,但交易筆數卻明顯萎縮,也並未如外界預期般出現大幅降價的現象。
主因是以往高雄房地產銷售模式以成屋為主,直到近3~4年才開始大規模改採預售形式,多數建商資金準備充足,因此在面對預售銷況不佳時,會轉為「預售賣多少算多少,賣不完就成屋賣」的心態,對預售價格較堅持。
排名 | 行政區 | 揭露筆數(件) | 均價 (萬/坪) |
---|---|---|---|
1 | 三民區 | 220 | 45.68 |
2 | 楠梓區 | 192 | 40.45 |
3 | 前鎮區 | 176 | 43.01 |
4 | 橋頭區 | 155 | 40.25 |
5 | 鼓山區 | 131 | 56.38 |
▲高雄1~5月預售交易筆數前5名行政區。資料來源:內政部實價登錄。(ETtoday製表)
現階段即使是部分開案就讓利的建案,有代銷形容,主要是回歸合理價格區間,而非被迫降價,是修正「之前景氣好時,價格加上去的那一段」。
觀察各區域的銷售表現,市場呈現明顯的分化現象,謝哲耀說:「像是前鎮、橋頭是由指標案成交帶動整體區域表現。三民區、楠梓區表現相對均衡,呈現多點開花,各案有穩定的銷售表現,累計起來支撐整個區域的交易量。」
新聞來源 : ETtoday房產雲